盖痘之初出,全借太阳一点真气鼓动,运毒外出,今壮热而痘忽隐,是因其感受外寒,闭束气机,抑郁生热。按痢证一条,舒驰远先生为四纲,曰秋燥,曰时毒,曰滑脱,曰虚寒,甚为恰切。
病人身热脉健,烦躁不宁,忽现周身红块,痛痒异常。法宜清热下夺为主,如大小承气,调胃承气汤等是也。
法宜攻下,如大小承气汤,白虎汤之类。今人不知此中消息,妄以两肾形似太极,即以肾为先天,此是混淆圣经之言,理应急正。
精气衰,则神昏,故时明时昧,犹若残灯之火,欲明不明,不能照物。细数为血虚有热,下之热邪入里,恐亡阴。
昼则日行于上,而月伏于下,夜则月行于上,而日伏于下,人身气血同然。总在学者留心讨理,明阴阳消长之变化,达顺逆吉凶之趋向。
孙真人曰∶比来田野下里家,因市得药,随便市上雇人捣合,非止诸不如法,至于石斛、菟丝子等难捣之药,费人功力,赁作捣者,隐主悉盗弃之。又或燥邪发泄不畅,辩认与上同,而时今不同,法宜清燥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