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汗不汗,其身必痒。今称红汗,得其旨哉!衄家不可发汗,汗出必额上陷,脉紧急,目直视,不能不得眠。
同是一吐,太阴则吐食,厥阴则吐蛔。明六经地形,始得握百病之枢机;详六经来路,乃得操治病之规则。
盖中风伤寒,各有浅深,或因人之强弱而异,或因地之高下、时之乖、和而殊。此阴消阳长,从内而达于外也。
若栀子豉之心中懊,瓜蒂散之心中温温欲吐,与心下满而烦,黄连汤之胸中有热,皆是病发于阴。亦以见太阳为三阳,阳太阳病初服桂枝汤,反烦不解者,先刺风池、风府,却与前条治中风之始,此条治中风之变。
然必脉浮弱者,可用此解外。其清火、凉解、吐下等法,正为温暑时疫而设,所以治热,非以治寒,治热淫于内,非治寒伤于表也。
虽不发热恶寒,亦木实金虚,水气不利所致。 因太阳主表,其提纲为外感立法,故叔和将仲景之合论全属伤寒,不知仲景已自明其书不独为伤寒设。